“珠还合浦”(又称“合浦珠还”),这个成语里同时包含物产、地名和人物典故。起源于东汉合浦郡太守孟尝。 东汉时,孟尝任职之前的一些郡守贪得无厌,逼迫珠民过度捕捞珍珠,致使珍珠资源濒临灭绝。再加上层层盘剥,商人也不再来合浦进行贸易。无珠可采、商贸萎缩,使主要依靠采珠换取生活用品的珠乡百姓生活极其悲惨,缺吃少食,饿死不少人。 孟尝到任后,走访珠民,查明了无珠可采的原因。他制定了法令,严禁不法捕捞行为,改善了珠贝的生存环境。不久,合浦的珍珠产量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。于是,采珠业恢复了,市场活跃了,百姓的生活重新安定了下来。百姓把孟尝看作是神明之人,认为他勤政爱民感动了上天,得神力相助召回了珍珠。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孟尝传》记载“曾未逾岁,去珠复还。百姓皆反其业,商货流通,称为神明。” “珠还合浦”的神奇传说也在民间纷纷流传开来,并演变为成语典故写进了词典,走向了全国和世界,用来比喻失而复得或去而复返,对美满生活、清明政治等含有赞美之意,成为了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常用的佳词。 |
Copyright © 2018 中共合浦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合浦县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
桂ICP备18005537号-1 桂公网安备 4505210200008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