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中共合浦县纪律检查委员会 合浦县监察委员会 主办
        合浦县纪检监察网 廉州说廉 查看内容

        合浦廉吏之“珠还合浦”忆孟尝

        2020-9-16 16:13| 查看: 11162| 评论: 0|原作者: 合浦县纪委office365怎么登陆_365bet足球外围_下载旧版本彩票365软件供稿|来自: 合浦县纪委office365怎么登陆_365bet足球外围_下载旧版本彩票365软件

        摘要: “珠还合浦”(又称“合浦珠还”),这个成语里同时包含物产、地名和人物典故。起源于东汉合浦郡太守孟尝。 东汉时,孟尝任职之前的一些郡守贪得无厌,逼迫珠民过度捕捞珍珠,致使珍珠资源濒临灭绝。再加上层层盘剥 ...

        “珠还合浦”(又称“合浦珠还”),这个成语里同时包含物产、地名和人物典故。起源于东汉合浦郡太守孟尝。

        东汉时,孟尝任职之前的一些郡守贪得无厌,逼迫珠民过度捕捞珍珠,致使珍珠资源濒临灭绝。再加上层层盘剥,商人也不再来合浦进行贸易。无珠可采、商贸萎缩,使主要依靠采珠换取生活用品的珠乡百姓生活极其悲惨,缺吃少食,饿死不少人。

        孟尝到任后,走访珠民,查明了无珠可采的原因。他制定了法令,严禁不法捕捞行为,改善了珠贝的生存环境。不久,合浦的珍珠产量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。于是,采珠业恢复了,市场活跃了,百姓的生活重新安定了下来。百姓把孟尝看作是神明之人,认为他勤政爱民感动了上天,得神力相助召回了珍珠。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孟尝传》记载“曾未逾岁,去珠复还。百姓皆反其业,商货流通,称为神明。”

        “珠还合浦”的神奇传说也在民间纷纷流传开来,并演变为成语典故写进了词典,走向了全国和世界,用来比喻失而复得或去而复返,对美满生活、清明政治等含有赞美之意,成为了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常用的佳词。

            合浦百姓为纪念孟尝的伟大功德,修建了海角亭、还珠亭来、孟公祠、七贤太守祠等来世代缅怀。海角亭有一副楹联:“海角虽偏山辉川媚,亭名可久汉孟宋苏”,表达了对孟尝高尚品格的赞美。现今,海角亭位于廉州中学校园内,成为了党员干部和异地游客朋友经常参观的历史景点。

        合浦“廉洁丝路”展厅内的孟尝(左二)雕塑(马昆 摄)

        合浦廉政历史文化舞台剧《孟尝审珠》剧照(林启波 摄)



        Copyright © 2018    中共合浦县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 合浦县监察委员会   版权所有
        桂ICP备18005537号-1   桂公网安备 45052102000089号

    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