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海角虽偏山辉川媚,亭名可久汉孟宋苏”——海角亭的对联。海角亭是合浦县名胜古迹,是廉政教育点之一,坐落在县城内廉州中学校园里。
据史料记载,古海角亭始建年代不详,经多次迁建,明隆庆年间(1567-1572年)迁于现址。今海角亭是合浦县人民政府于1981年重修的,恢复了原貌。
海角亭全亭分为前后两进。第一进为亭的门楼(沿用天妃庙门楼),面阔三间。正门是大圆拱门,两旁是耳门。屋檐由两层砖叠涩突出,古朴美观。正门上方镶嵌着“海天胜境”石额,两耳门分别刻有“澄月”、“啸风”字样,是康熙年间襄平徐成栋所书。正门对联是:“深恩施粤海,厚德纪莆田”,是沿用天妃庙旧联。门楼内左门旁墙上镶有连笔书成“鹅”字碑,是清代陶洽所书。门楼内右壁上镶有知府康基田题写的《逝者亭落成宴集即席赋诗二首》等诗文石刻。第二进为亭的主体,呈正方形,是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。亭见后敞开,两侧圆窗相对,四周有回廊,廊边有檐柱,亭四向上下檐之间皆是图案棂窗。亭正后方置一巨碑,刻着:“古海角亭”四大字,据说是范梈所书。亭正前面两石柱上镶着一联:“海角虽偏山辉川媚,亭名可久汉孟宋苏”,为陈司爟所题。亭内后门上方悬挂着苏东坡书的“万里瞻天”匾,亭内前檐下两侧各竖一碑,左为《重建海角亭记》,右为《重修海角亭碑记》,记述海角亭兴衰历史情况。亭内两侧壁上满镶诗文碑刻。
合浦濒临北部湾,处于我国大陆版图的边缘和折角上,而海角亭正是因位置偏远而得名。合浦盛产珍珠,当地百姓多以采珠为业,因为地方官吏大多贪腐,驱使珠民无节制地滥采,导致珠蚌徙于交趾(今越南境内),百姓断了生计,饿死路旁。东汉年间,孟尝出任合浦郡太守,他廉洁爱民,革除弊端,不到一年珠蚌又回到了合浦,这就是着名的“珠还合浦”的典故。为了纪念孟尝,合浦百姓修建了海角亭。
海角亭创建至今,迎来许多仁人志士前来瞻仰。虽亭址数迁,但不变的是从历史深处涌现的廉风正气,登海角亭者,无不对廉洁爱民的孟尝肃然起敬。海角亭,既倾注了珠乡人民对廉政官员的殷切期盼,也蕴含了古代士人廉德化民的崇高理想,是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典型,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弘扬。
(合浦县纪委office365怎么登陆_365bet足球外围_下载旧版本彩票365软件供稿 根据合浦县申遗中心郭超所写《廉风正气海角亭》和林广成主编《廉州之廉》改编) 
海角亭门楼及孟尝雕塑(马昆
摄) 
海角亭主体(马昆
摄) 
海角亭门楼(马昆摄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