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中共合浦县纪律检查委员会 合浦县监察委员会 主办
        合浦县纪检监察网 廉州说廉 查看内容

        廉景廉韵|杨昶:七年知府路 万世清廉名

        2020-12-30 09:55| 查看: 12396| 评论: 0|原作者: 岑昌秀|来自: 合浦县纪委office365怎么登陆_365bet足球外围_下载旧版本彩票365软件

        摘要: 杨昶,字光生,一字澹音,号浩斋,浙江龙游人,清朝康熙九年(1670年)庚戌科进士,康熙十九年(1680年)任廉州知府。在任廉州知府的七年期间,杨昶平匪患安民生、严纪律塑社风、修水利兴农业、办学堂重教育,坚持身 ...

        杨昶,字光生,一字澹音,号浩斋,浙江龙游人,清朝康熙九年(1670年)庚戌科进士,康熙十九年(1680年)任廉州知府。在任廉州知府的七年期间,杨昶平匪患安民生、严纪律塑社风、修水利兴农业、办学堂重教育,坚持身体力行、廉洁奉公,带动形成清正廉明的社风和勤俭清白的家风,深受百姓爱戴,廉洁奉公的美名流传至今。

        平匪患减赋税 民生安宁

        杨昶到任廉州知府前,当时廉州境内匪患严重,绑票劫掠之事经常发生,老百姓日子不得安宁。杨昶到任廉州知府后,目睹廉州一片凋零的景象,感到十分痛心,下定决心要彻底平息匪患,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。为此,他坚持“两手抓”,实施“剿抚结合”的策略。一方面,凡是自动改过自新的匪徒,都分土地给他们耕种;另一方面,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分子,加大打击力度,坚持严惩不贷,并加强了户籍管理。不久以后,匪患得以平息,地方安宁、百姓安居乐业。

        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过,减轻税赋压力,杨昶在廉州府实施“减税薄徭”制度,每年的税赋按庄稼收成而定,使百姓有能力完成全年的税赋任务,于是老百姓都很乐意交税并能按时完成任务,保障府衙税收稳定。

        严纪律息诉讼 社风清正

        杨昶严于律己,坚持身体力行,严肃查处官吏贪赃枉法,促进形成公平公正的良好社会氛围。他正直无私,刑清政简,对于民间讼争秉公执法,不畏豪强,并做到群众息诉讼,无冤狱。杨昶到任廉州知府后,认真察看狱中囚犯档案,一旦发现有可疑蹊跷的问题线索,特别是那些没有审判就定罪的案件,就命令立即重新审理。有一名囚犯在康熙二年被当地富绅以欠租谷二十石为由,送官究办,上任知府因受富豪贿赂定其监禁十年。杨昶查清案情后,立即宣布被监农民无罪,并令该富豪补偿他稻谷七十石,免交租谷七年。

        杨昶正直无私,刑清政简,对于民间讼争他能秉公执法,做到群众息讼,无冤狱。

        修水利兴农业 富民安境

        杨昶在任廉州知府期间,大兴水利,推广良种,把中原先进农业技术带到廉州,为恢复和发展廉州农业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廉州附近一带,水网交错,形成了富饶的南流江三角洲,但是当时廉州农业较为落后,农民每年只种一次稻谷,而所种的谷种,也是几十年不变,早已退化,农民每年稻谷收入寥寥无几,交完地租后所剩无几。杨昶看到这个情况,便劝导农民每年种两次稻谷,种子三年一选,还从中原运来一批种子,分发给农民播种,促进了廉州农业生产的发展。廉州东北部地区的公馆、白沙、山口一带地势高,河流少,一旦遇上天旱,便无法引水灌田。杨昶带领府衙下乡,亲自指导农民筑陂、挖山塘、堵河等来蓄水灌田,以便应对干旱,解决了老百姓因天旱而粮食歉收的问题。

        建书院办义学 重视教育

        为了发展廉州的文化教育事业,杨昶捐出俸银筹建还珠书院,并亲自为书院立课程、聘请教授。他每月还亲自到各书院督查、察看是否有违章之事。为使贫困儿童能入学读书,他捐俸兴办义学,召集贫苦儿童入学读书。为了保障书院和义学有足够经费,他将田地、铺面的租金用作书院和义学的经费。

        杨昶办事干练认真、言行一致、注重实效。凡有益于民之事,说干就干,一干到底;胸怀坦荡、廉洁奉公、身体力行,他的下属不敢有营私舞弊之举;主张节省不浪费,穿布衣,吃粗粮,终年不变。百姓称赞他:“清正廉明、有清白家风。《合浦学田碑》记载:“今以凋废琐尾之民,变而为平定安集之民、弄兵潢池之民,化作为刀卖诵之民。孰非公七年中,劳心焦思,经营而尊定者乎。”

        Copyright © 2018    中共合浦县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 合浦县监察委员会   版权所有
        桂ICP备18005537号-1   桂公网安备 45052102000089号

        返回顶部